智能家居行业现在面临的坎是什么?
文章出处: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9-03-02 14:39:54 点击数:- 【 】
尽管各大厂商都已开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但至今尚未出现特别成功的案例,智能家居仍处于探索阶段。消费者普遍聚焦于如何提升家庭环境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艺术性,然而智能家居行业依然“外热内冷”。智能家居新品层出不穷,但大多数似乎都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元年”一词遭遇打脸。毫不气馁的专家们又跳出来宣称:2015年、2016年将成为智能家居爆发元年。
在法国亮维科技中国区运营总监夏卫华看来,2014年并不能算是智能家居行业的元年,充其量只是概念和观念的元年,是智能家居这一现象被社会广泛认知的元年。“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智能家居行业的元年最早也要在5年之后。‘热’得太快,被遗忘、被迭代的速度可能会同样快。”
夏卫华认为,越是处于“热”的阶段,从业者越是应当冷静,对产业的自我定位进行反思。面对智能家居这一酝酿多时却依然门槛重重的行业,夏卫华总结了五大误区。
困局1:把智能家居当作产业
出路:智能家居只是工具
从1999年引进中国至今,从最初的纯概念,到后来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发展,再到无线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已成熟许多,无线技术带来的便利化安装和智能手机带来的集中化控制更使得智能家居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并将智能家居当作新兴产业。
事实上,智能家居尚未达到产业的规模。把智能家居定位为行业,在现阶段是错误的,会制约这个行业发展。
智能家居首先只是工具,当其应用在市场上普及达到一定广度,其才能成为产业,成为行业。一个行业的形成需要很多基础,需要基本存量。电脑最初也只是工具,随着互联网普及,电脑得以广泛使用,因为“量”的提升,才形成产业。而智能家居要走的弯路要比电脑还要大,因为其碎片化太强,而每一个碎片的容量都十分可观。
传统的经营理念是基于生产制造的逻辑,产品与销售分离;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营销理念,则是把销售纳入运营体系中,有着更广阔的前沿和范畴。今天的智能家居业,依然是基于传统的生产制造逻辑,朝着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的方向进行勘探,而这在短期内是无法形成产业的。无论技术多么先进,目前智能家居依然属于小众市场,从小众市场派生出一个行业是十分困难的。
智能家居不是第二产业,不是第三产业,而只能是第四产业,是诞生于“互联网 ”时代的“类工具产业”。同属于第四产业的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成为产业,是基于对传统产业附加值的叠加,以及足够的普及度。换言之,工具被普及化,才能成为产业。以电动机为例,你几乎见不到电动机,但电动产品到处都是。当电动产品的需求足够大,电动机的专业产业就会自然形成。
由于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质,以及基于产品的无限可能,智能家居容易成为热点,却很难成为产业。因此,企业要“归位”,让智能家居回归工具类产业的运作方式。
第四产业本身不具备价值,要想实现价值,实现盈利,只能向已经形成规模的传统产业寻租,帮助传统产业解决实际问题,然后互利共赢。这是解决产业前期发展问题的必经之路。
“家”的标准是最难形成的。从市场和销售角度出发,比较合适的做法是从商业标准入手,因为商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可复制性以及市场存量,也易于实现市场教育。仅仅掌握智能家居工具本身,最多只能形成一年20亿~50亿的产业规模,对于整个中国市场可谓是九牛一毛。要想成为千亿级产业,只能向餐饮、美容美发、酒店、ktv、茶馆、咖啡厅等传统产业寻租,因为这些产业都有对智能场景的需求。
工具类产业的容量是惊人的。当我们转变了产业观念,将自我定位为“工具”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发展的前途更加宽广。营销亦是如此。营销本身只是工具,但它嵌入到了每一个行业中。
困局2:过度关注细枝末节
出路:智能场景才是关键
如果把做智能家居和买房做对比,就会发现,对于智能家居行业,大家把过多的关注放在了砖、瓦、混凝土等细节,反而忽略了人们真正的需求。一个人需要居所,这是他的需求。但因为买房,他被强迫了解钢筋混凝土、容积率、绿化面积,了解一堆专业术语,但这些细节并不是他的关心点,他真正关心的是这个房子是否好住。房子的功能是居住,但大家却纷纷将它作为投资产品,导致产业发展畸形。房子的金融属性被放大太多,以至于备受追捧。注意力跑偏,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就跑偏了。
智能家居亦是如此。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些技术之争,关注协议互联互通、开放接口、有线无线等技术细节。细分应该是产业发展后期的事情。产业发展到后期,模块会越来越标准化,这是社会分工的自然结果。在产业起步阶段,我们应当把注意力回归到客户需求上来。
真正的客户需求在于体验和场景。人类以为自己活得很理性,其实全都活在情绪或感性里。智能家居关照的正是情绪和感觉,而场景就是情绪和感觉的外化。
智能家居推广,必须是基于场景推广。什么叫场景?以客厅为例,与卧室的私密和个性化不同,客厅是家庭成员共同交流、生活的地方,其标准是家庭成员的共同标准。假设客厅里有20件事,其中家庭成员对于12件事的标准是一样的,就可以把这12件事做成固定的“第一级场景”产品,代表家庭成员的共同认知。另外8件事就可以成为通过个人终端来自由调控的“个性”设置,作为“第二级场景”。最终,智能家居实现的是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博弈和平衡。
场景是一门语言,需要通过普及教育来达成共识。有些场景是很容易形成共识的,比如上班模式、下班模式,目前智能家居的场景也仅做到了这些。另外一些模式则需要沟通,比如迎宾模式、温馨模式、节能模式等。这其实类似翻译工作。通过沟通,对数十种场景一一编号,此后每个人只要记住编号,就可以呈现想要的场景。事实上,智能家居的核心,同营销的核心一样,正是解决沟通问题。通过沟通,才能建立场景标准。
困局3:急于建立统一标准
出路:先有场景,后有标准
现今市场上的智能家居,虽然种类齐全,但大多数都是自成体系,以单个产品为主打。针对不同品牌产品的兼容问题,人们纷纷提出了“建立统一标准”的主张。所谓标准,是工业时代的提法,是为了方便产业化大生产和相对低成本的复制。在移动互联时代强调“标准”,是很无厘头的一件事。
智能家居领域真的缺乏标准吗?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太多。各个企业纷纷鼓吹自己的技术和功能,导致不同智能家居企业的产品互不兼容,用户只能购买同一家企业的产品。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标准,都想把自己的标准变成行业标准。这种心态,其实是强迫别人遵从其利益体系,是对权力的不切实际的奢望,是一种“和平侵略”的战略部署。所以现在呼吁“统一标准”,几乎就是一厢情愿。
标准产生于刚需。在家居环境里,场景和体验才是刚需。因此一定是先有场景,后有跟进,自动形成标准。智能家居的标准,是对体验和场景的固化,让人们的原有习惯在对接的时候变得更加简单,专业名词叫做“触控”。让原本复杂的习惯,通过触控,一键搞定。场景被固化,才可能有标准,才可能有相对定型的产品。因为要想成为普及的产品,就要有一定的共性。但大家现在却想用共性的产品满足个性,这是人性的悖论。
标准是总结性行为,不是引导性行为。产业还未开始,就想进入总结性行为,几乎是痴人说梦。在产业的社会性定位还没有形成之前,就想收获产业红利,这是典型的浮躁心理。
智能家居作为一个基础的工具类产业,未来可能会在不同的产业里成为一个部门,“智能场景部”。它是传统行业里的条块嵌入。嵌入工作一旦做好,智能家具就普及了。当你把所有智能家具的接口接好,这样的一个终端就形成了智能家居系统,标准也从中产生,完全无需拟定。场景对应的行为只有“触控”,完全不需要追究那些技术细节。
在“互联网 ”时代,可以通过场景设计,对传统产业进行“标准迭代”。比如对某家咖啡厅做场景设计,通过多种互动的场景模式帮助其完成产业升级,让传统产业形成新的标准。
困局4:把个性需求变成标准化生产
出路:场景管理是碎片化之后的规整
市场上有很多企业打着这样的口号——“智能家居可以让我们随心所欲地生活”——以此吸引消费者。这种认知是不科学的。智能家居产品应当完善我们的生活,而非控制我们的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家居智能环境,这才是智能家居产品的最终价值。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变成“一键”设置的标准化生产。大家所谓的标准,是在复杂的系统中建立统一法则,同时还要能满足人们随心所欲的需求,希望通过这“一键”就呈现出人们脑海中的场景,但这需要大型的社会数据库,在后互联网时代云平台的智能算法技术成熟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目前,智能家居作为一套复合型产品,只能呈现原本设计的场景,呈现事先约定的场景。
智能家居的应用并不等同于个性化需求的实现。“智能”的背后是一套管理系统,管理的核心是将确定的事物固化下来。而现在,大家误把自己随心所欲想的东西当成是管理,误把个人偏好等同于智能产品应当提供的服务,这是一个逻辑错误。
归根结底,“约定”才是标准。研发团队应当把容易达成共识的场景做成快捷键,而不易形成共识的则设置成多级菜单,以此满足不同层次的碎片化需求。现在智能家居产品看似也制定了一些场景,但这些场景是为了自我方便、内部区分而设定的。企业基本还是延续传统的控制化和集成化思维,以“中控 若干控制单元”的模式研发和生产产品,而与客户之间的约定沟通,以及场景的多元维度,从一开始就没有纳入设计的考量中。
真正的场景是客户需要的场景,真正的场景管理是碎片化之后的规整。过去中国享受的是“人口红利”,将来则会出现“技术红利”。技术红利导致碎片化更强,基于某一个公众事件或价值展现的平铺的、碎片化的创意会更加容易实现,但规整工作则要困难得多。顶层设计容易失效,以前的管理思维需要升级。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的权力架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变得更加平等、自由。
这是一个“品牌崩塌”的年代。原本的品牌是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形成的权力架构,权力的位差导致人们对品牌的追随。随着资讯透明度的提高,品牌议价的能力愈发削弱,顶层设计和纪念价值的品牌意义逐渐淡化,基于碎片互动和处置价值的意义则不断强化。这是社会的进步,是基于民主和平等的逻辑。
目前智能家居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但一旦其潜能释放出来,很可能就是下一个颠覆性的新兴产业。无论规模性还是碎片化的市场,只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认真考量用户需求,当积累到一定阶段,智能家居一定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或许对于智能家居来说,现在还没到一个点,但是确实,因为有了这样产品的存在,才慢慢的有了更多的想法去跟随,其实如果你真的喜欢智能家居的话,还是需要直接到咱们公司了解一下产品的,产品的场景演示过之后,才能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您还在等什么呢?马上拿起您的手机订购吧!铭港订购热线:400-775-6159